新浪网

明日端午节前,老传统要重视,祭祖先,备五色线,寓意保平安

富贵说美食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山川湖海之间,都仿佛飘来熟悉的艾香。端午临近,孩子盼粽子的笑脸,老人沾着露水包裹艾草的巧手,街巷间竹叶与五彩细线交织的小小摊点,让人恍若穿越百年,品味着时光温柔流转的滋味。端午,是一年四季里最有烟火气的节气之一,也是世世代代中国人骨子里抹不去的惦念和执着。

明日端午节前,老传统要重视,祭祖先,备五色线,寓意保平安

端午的来历:不是只有粽子,还有乡愁的牵挂

每说到端午,大多数人脱口而出的就是“纪念屈原”。其实,这只是千年长河里的一条涓涓细流。端午的渊源极深,可以追溯到远古先民“祛疫安康”、“敬天祀祖”的原始信仰。五月,五毒出没,蚊虫繁衍,古人认为正邪交替,需要特别保护家人,这才有了插艾挂菖蒲、系五色线等习俗。如唐代诗人卢肇所言,“佳节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不禁感叹中国人的心,既宽阔又细腻,把大事小情都编织进佳节。

明日端午节前,老传统要重视,祭祖先,备五色线,寓意保平安

其实不同地域的端午风俗,大有玩味。江浙一带讲究“踩青草”,据说踩在晨曦带露的青草上,可以避邪;四川人除了吃粽子,更爱炸酥肉、喝雄黄酒,听大人说端午这天蛇虫最多,雄黄酒能“镇邪”;北方则有“撞蛋”的比拼,鸡蛋一煮,谁的蛋壳最硬,谁家一年顺顺当当。你见过用鸭蛋包粽子的东北人吗?还有习惯在门口挂桃枝的山西人。话说回来,它们的内核都是祈福、避邪、保平安——千家万户的朴素愿望,像牡丹花一样,在五月盛开。

明日端午节前,老传统要重视,祭祖先,备五色线,寓意保平安

你或许会诧异端午的“五”:五月五日,五谷丰登,五色绳、五毒饼、五种草药……在民间,‘五’字本就最有灵性,象征多样、平衡、吉祥。无论古人的传说,或后人的创新,都让这一天内涵丰富:寄思念,盼平安,懂得顺应自然坏脾气的时候,也沾点祖宗留下的好彩头。

明日端午节前,老传统要重视,祭祖先,备五色线,寓意保平安

走心的味道:粽子、咸鸭蛋、黄鳝、艾草饼、绿豆糕——端午餐桌的“意义大餐”

每逢端午,厨房里氤氲的粽叶香气,永远能让人穿越回童年。端午最“主角”的,自然是粽子。它用箬叶包裹糯米,内里有红枣、豆沙、咸肉,甚至腊肠和咸蛋黄。其实,南北做法高低各异、口味纷呈,却都寄托着“团圆美满”的祝愿。旧时,有传说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投江,百姓将粽子投江喂鱼,借此保护忠魂。也有说是为了保佑家中五谷丰登,千里飘香。

明日端午节前,老传统要重视,祭祖先,备五色线,寓意保平安

简单又家常的咸鸭蛋,也是端午必吃。一咬下去,油黄流溢,细腻奶香,口感里全是夏初的丰腴。老人说,五月是鸭蛋最肥大的时节,吃咸鸭蛋、包粽子,都是珍惜好时光的办法。今年如果不动手做粽子,不妨腌上一坛咸鸭蛋,也是一种心意。

明日端午节前,老传统要重视,祭祖先,备五色线,寓意保平安

端午时,江南还有荠菜黄鳝的美味讲究。“小暑黄鳝赛人参”,鳝鱼正肥,配一把新鲜的荠菜,炖上一锅汤,成全了时节的馈赠。每年奶奶都要说:黄鳝壮筋骨,壮精神,是端午独有的补益。

明日端午节前,老传统要重视,祭祖先,备五色线,寓意保平安

艾草饼和绿豆糕,都是解暑佳品。艾草可说是端午的“守护神”,做成软糯艾草饼,咸甜皆宜,每一口都是青涩的乡愁。绿豆糕粉润清香,像初夏的一阵凉风,掰一块入口,暑意全消。

明日端午节前,老传统要重视,祭祖先,备五色线,寓意保平安

端午民俗宜忌:3件必做事,2件最好别做事,古人智慧伴你安然度夏

端午不只是热闹吃喝,还是祖先教我们如何“应景生活”的训诫书。到了端午,有三件事格外值得从心上重视。

1.祭祖,感恩传承大清早给祖先上一柱香、献上一碗粽子,是许多地方的老规矩。一家人在祖先前静静站一会,给父母敬个礼,说一句“保佑安康”,虽说字面平淡,却像在补修人生路上的某处漏洞。不只是念念逝去的亲人,更是在生活里寻找力量和依靠。现代人如果不便去祖坟,也可以在家摆上祖先牌位,心里有敬,何处不是暖?

2.系五色线,护佑平安五色线——青、红、黄、白、黑,古语有云“青如东方木,赤如南方火,黄如中央土,白如西方金,黑如北方水”,是五行色彩的缩影。端午这天,长辈亲手为晚辈系在手腕或脚踝,象征着镇邪驱疫。小朋友把五色线戴到夏至,丢进河里,寓意“随水送灾”,让好运陪一夏。

明日端午节前,老传统要重视,祭祖先,备五色线,寓意保平安

3.挂艾蒲,洁净家园在门楣挂上艾草、菖蒲,是家家户户都会做的小事。艾有清香、菖蒲挺拔,这组合,古人认为不仅能“辟恶去秽”,更像给家宅安上一道保护符号。现代城市即便没条件大把采摘,也可以摆上一盆艾草或香薰,在忙碌的生活里,寻回一份仪式感。

明日端午节前,老传统要重视,祭祖先,备五色线,寓意保平安

端午亦有不能做的——两点宜记心头

1.忌午时戏水民间说法“五月五,龙翻身”,端午前后江河湖泊里的水气最重,古人认为“水鬼出没”,所以不提倡大人小孩在中午去游泳、玩水。不管是古时的敬畏,还是现代对自身安全的关心,这禁忌都有其理由。与其戏水,不如家中泡茶、闲话,更添端午味道。

2.避免争吵斗气端午是家人团圆的好时候,老话说“端午勿斗”,这一天若把火气撒出来,一年都不顺。比如哪个孩子在餐桌上和兄弟姐妹争粽子的馅料,大人总会微笑劝解,“今天高高兴兴,啥都别争”。这不是迷信,而是把团圆安乐的心情视作生活里难得的宝贝。无论别人是否相信,心平气和过节,总没错。

每一条禁忌,背后都是日积月累的经验和温情累积,是先人用脚步踩出来的生活智慧。有些“规矩”可能跟不上时代,但那份“用心过活”的态度依然值得珍惜。

明日端午节前,老传统要重视,祭祖先,备五色线,寓意保平安

人间烟火,最能安慰奔波的心。端午,几千年流转不息,是中国人将思念、感恩、坚韧和祝福,都悄悄包进了粽叶和五色线里。它教会我们,无论走多远,别忘了和祖先打个招呼、给亲人一份关心、也给自己一份安定。这些老传统,像院子里斑驳的艾叶、厨房里热腾腾的粽香,让我们在“快时代”里扎稳脚跟,有时候,微小却持续的仪式,能帮我们抵御一切外部的风雨。

“纪念先祖,是为了照亮前行的路;缠一根五色线,是给心灵一把遮风的伞。”日子很长,把细碎的端午仪式做成习惯,就是给生活添一份美好纹理。下一个端午,你会做哪一道家乡菜?缠上哪根五色祈愿的线?欢迎留言,说说你家最温柔、最独特的端午记忆。🌿

愿岁岁端阳,无灾无厄,团圆安康,粽叶长青。

特别声明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布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