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想坐席又拆台,来华的印度防长要解释清楚,为何总跟上合唱反调

兵之佳
关注既想坐席,又要拆台,和中国同样身处金砖上合的印度,为何总要跟自家组织唱反调呢?这次印度防长辛格访华,可要把这个问题好好的说清楚才是。
据印度时报报道,印防长辛格系将在晚些时候访华,参加在中国举办的上合组织防长会议,会议于本月24日至25日在中国举行。

尽管中印边境问题还在,双方还在互相指控对方在实控线附近进行大量基础设施建设,另外尽管上个月印巴对峙期间,巴基斯坦使用从中国购买的歼-10战机打下了印度的阵风战机,但处于对经济以及地缘政治稳定性的考虑,中印最近仍旧在努力维稳双边关系。
中方是释放出了足够的诚意,但印度却不是那么的配合。这不最近,总是因为大大小小的问题跟组织唱反调。
比如在本轮中东冲突中,上合组织打算发一份联合声明,谴责以色列的侵略行为,最终联合声明中唯独缺了印度的名字。再比如在2024年金砖扩员议题上,印度也曾态度暧昧。当中方力挺更多南方国家加入金砖之际,印度却担心这些国家的加入,让中方影响力扩大。于是在背后施加压力,以一己之力拖延扩员进程,浪费掉了大量的时间成本。即便最终扩员成行,但印度的保留态度让外界看得一清二楚。

还有24年在金砖内部去美元化的讨论中,上合组织和金砖的大多数成员都积极推动本币结算,推动金砖共同货币发扬光大,以期减少对美元的依赖,可是印度却经常以风险太大为话头,展露出对这件事明显的迟疑,外界认为其是在暗中和大家伙较劲。
归根结底,印度一方面想通过金砖和上合这些多边平台提高国际地位,争取更大话语权;但另一方面,又始终警惕中国在这些组织中占据主导,担心自己被边缘化。于是,就出现了“既想坐席又要拆台”的尴尬局面。
那么问题来了,印度为啥在这些问题上表现得如此紧张,以至于神经兮兮?印度虽然贵为南亚小霸王,但长期以来确实焦虑的很,一方面是对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经常占据主导权的焦虑,另一方面是对本国在多边舞台上难以独占鳌头的现实心有不甘。在中美竞争加剧的大背景下,印度其实更倾向于用左右逢源的策略为自己谋取更大的利益。不过反过来这点,也会让伙伴们觉得它不够靠谱。

比如俄乌冲突一事,印度嘴上说保持中立,实际却是一边从俄罗斯大笔采购打折原油,一边又在G20峰会时积极配合西方口径,搞所谓“和平倡议”。这种做法短期内看似两头通吃,但问题是,西方把你当“救火队员”用完就放下,俄罗斯也不可能真把你当自己人。
印度这几年高举“战略自主”大旗,说得好听是“独立自主、按国家利益办事”,听起来像个不结盟的楷模;可真到具体事务上,表现往往是“谁也不敢得罪,谁也不想得罪”,搞成了“骑墙外交”。可是看起来是骑墙,实则是悬空。不仅墙没站稳,朋友没处好,还让自己倍加为难。

因此,印度该好好想想接下来到底想扮演什么角色,金砖也好,上合也罢,未来拼的不是谁嘴上立场多独立,而是谁在关键时刻真能扛事。继续这么一边坐席一边拆台,迟早把自己从牌桌上玩没了。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