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萨德的将领,逃亡俄罗斯后丧失特权,进入工厂每天工作12小时

淼淼茶话室
关注来源:地球编辑
2024年底,统治叙利亚超过40年的阿萨德政权在短短一周内迅速垮台。
为了逃避反对派的清算,叙利亚权力阶层纷纷选择流亡俄罗斯。然而,逃亡后的生活却与他们过去的优渥待遇形成了巨大反差,甚至有人不得不进入工厂打螺丝,靠微薄的工资养家糊口。
一名化名“沃尔夫”的前阿萨德政权中级将领在接受俄罗斯媒体采访时讲述了自己的经历。他在叙利亚时拥有特权,生活富足,但随着大马士革被反对派攻占,他仓促带着家人逃亡俄罗斯。
由于来不及整理资产,沃尔夫一家六口仅凭少量积蓄维持生活,但很快陷入经济困境。为了养家糊口,他不得不进入俄罗斯的一家工厂,每天工作12小时,过上了普通工人的生活。

沃尔夫的经历并非个例。流亡到俄罗斯的其他阿萨德将领同样面临类似的困境。尽管沃尔夫因曾在圣彼得堡留学而熟悉俄语,并提前获得居留许可,这使他能够找到一份稳定工作,但大多数流亡者只能靠打零工勉强维生。这些曾经的权贵阶层,如今在异国他乡艰难求生,身份的巨大落差令人唏嘘。
阿萨德政权的垮台并非偶然,而是叙利亚内战多年积累的结果。自1970年代以来,阿萨德家族通过宗派联盟和家族垄断,牢牢掌控国家权力。
作为少数派的阿拉维派,占叙利亚人口的10%-12%,却长期处于权力核心,而逊尼派占据约70%的多数人口,却在政治和经济领域受到压制。这种宗派矛盾在2011年阿拉伯之春爆发后迅速激化,最终演变为旷日持久的内战。
内战期间,美国与欧盟对叙利亚实施了严厉经济制裁,叙利亚经济陷入崩溃。许多军官依靠特权带来的灰色收入维持生活,而这种经济困境与宗派矛盾交织,最终导致阿萨德政权的迅速瓦解。

尽管生活在俄罗斯的流亡者面临经济压力和社会适应问题,但他们仍不愿回到叙利亚。如今叙利亚掌权的是曾经的反对派,主要以逊尼派为主,阿拉维派遭到打压与报复。
如果选择回国,这些前阿萨德系统的将领很可能面临清算,甚至生命威胁。相比之下,在俄罗斯继续苦熬,至少还有一碗饭吃。

据联合国难民署统计,截至2024年,约有600万叙利亚人流亡国外,其中部分选择俄罗斯作为目的地。
然而,大多数流亡者只能从事低收入工作,月均工资约300-500美元,生活远不如意。俄罗斯对这些流亡者的接纳,既有地缘政治因素,也有一定的人道主义考量,但这并不能完全改变他们的困境。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