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网

不负所“托” 合肥新站首个公办托育中心开班中

金台资讯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5月23日11时,合肥新站高新区新鑫托育中心星星班,2岁的黎锦扬上完感统训练课后,静静地等着营养午餐上桌。

2岁半的马浍柠从保育员阿姨赵华珍手里接过碗勺,径直送到后排的黎锦扬桌上,黎锦扬开心地拍拍手,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了谢意。

马浍柠是今天的值班班长——她要给班上年纪最小的同学端饭,这也是一门分享课。在老师的耐心帮助下,孩子们享用着可口的午餐,画面温馨又和谐。

不负所“托” 合肥新站首个公办托育中心开班中

托育老师葛小苗给小朋友整理被褥。

亲子一起入园缓解“分离焦虑”

作为新站高新区首个公办独立托育机构,从筹备到开园,园长扶庭欢前前后后忙了小半年,大到设备招投标、室内软装、员工培训,小到开荒保洁、环境布置。今年2月17日,新鑫托育中心正式开园。

不同于托幼一体化的幼儿园,“托育中心主要为3岁以下婴幼儿提供全日托照护服务,首批入园婴幼儿中最小的只有2岁,最大的也不过3岁。”

托育中心建筑面积约4700平方米,精心设置创意美工室、感统训练室等功能区,可提供150个托位。

放低身子,目光平视,跟着孩子们一路走,能发现托育中心用心不少:生活区的洗手台、饮水台等均经过“适小化”处理,婴幼儿生活区小床整齐摆放,教玩区益智玩具和绘本丰富,感统训练室铺设安全地垫,室外活动区,滑梯、秋千等设施吸引孩子们尽情嬉戏。

第一天入园,初来乍到的孩子们哭个不停。

孩子们有情绪很正常,有的家长也有分离焦虑:“孩子如果不吃饭怎么办?还不会说话,想喝水怎么办?”

为了缓解这种“分离焦虑”,托育中心自有办法:第一周安排亲子一起入园,大家一起玩,一起分享,一起熟悉,让孩子们尽快适应环境,也让家长对托育中心更加放心。

前期以稳定幼儿情绪、引导幼儿适应集体生活为主,半个多月后,在贴心的照料下,孩子们逐渐适应了,哭声也少了。

游戏时间到了,这里不局限孩子去玩同一个项目,而是让大家自由选择:有听绘本的,有搭积木的,孩子们玩腻了还可以换着来。

宽敞明亮、温馨舒适的空间里,幼儿们围坐在老师身边听绘本。

“星星眨眨眼。”托育老师葛小苗读道。这时,有位小朋友下意识用手指了指天空,冒出“亮”“天黑”字眼。

“孩子普遍比较小,有的还处在语言发育期,不能连贯表达意思,不过能蹦出几个字,说明也有进步。”入园3个多月来,有的孩子学会了穿鞋,有的学会了自己吃饭,有的说话也更加连贯。种种变化,特别是孩子们专注的眼神和欢快的笑声,让老师和父母都很欣喜。

不负所“托” 合肥新站首个公办托育中心开班中

哈密瓜好甜。

生活即教育

婴幼儿的带养问题是困扰年轻父母的一大难题。

在新站高新区维信诺企业上班的李喆坦言:“以往每天清晨醒来,满脑子都是孩子该托付给谁的焦虑。”这道出了许多双职工家庭的困境,特别是年轻一代父母对专业托育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带娃难”成为亟待解决的民生痛点。

早在2021年,新站高新区在全省率先探索多元化托幼服务,创新国企办园模式,成立新鑫幼儿教育有限公司。目前,新鑫幼教现辖12所公办幼儿园,开设101个班级,在园幼儿3100余人。

为更好解决“幼有所托”难题,新站高新区针对3岁以下婴幼儿托育难问题,发展普惠性独立托育机构,并执行公办托育机构普惠收费标准,补齐0—3岁婴幼儿托育的短板。

“孩子有人照顾,能在良好的环境里成长,我们工作起来更安心了。”说起孩子入托后的变化,住在光明之家的家长张娟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语言能力发展也很快,每天都会说出几个新词,让我们很惊喜。”

孩子们的变化和家长信赖的背后,离不开托育中心的默默付出。

“小朋友最近有点拉肚子,今天的水果和酸奶少吃一点。”在班的保健医生何小迪提醒。

在班级显眼位置,墙上贴着哪些孩子分别对什么食物过敏的提示贴,“家长也会随时将孩子的身体情况反馈给我们,在日常照护中就特别给予关注。”每名入托婴幼儿的性格、爱好、习惯等信息都要记录在册。

在托育中心,孩子们的每一天都充实而精彩,开设了契合3岁以下幼儿年龄特点的活动:在托育老师的引导下开启绘本阅读时光,生动的故事激发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感统训练室,让孩子们在运动中提升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

托班和小班孩子虽然年龄只差大半岁,但各项能力差别较大,“更多是一种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扶庭欢说,构建起“生活即教育”的托育理念,着力培养幼儿自理能力。“我们总结了一批适合托班孩子的游戏活动,比如教孩子穿鞋、穿衣服、饭前洗手、文明礼貌、独自吃饭等,这些都需要老师手把手教,也有意识让孩子们模仿跟学。”

“给洋娃娃穿衣服、学会剥豌豆,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在欢声笑语中促进幼儿的感统、动作协调、语言、社会情感等能力的全面发展,帮助家长科学育儿。”扶庭欢说。

不负所“托” 合肥新站首个公办托育中心开班中

小朋友在托育老师葛小苗指导下走“独木桥”,锻炼平衡能力。

快乐成长的儿童乐园

托育一直是热点民生议题,0至3岁婴幼儿照护是职场年轻父母的“刚需”。

入托的家长都有一个心愿,让孩子提前感受一下集体生活,认识更多小朋友,更好地适应以后幼儿园的生活。“专业!”“放心!”这是扶庭欢和家长介绍托育中心说得最多的词。

星星班上配备了2名托育老师、1名保育员以及1名跟班保健医生,“大家持证上岗,都有着丰富的照护经验。”

吃过午餐,小朋友们手牵着手,在园里散起步,老师陪孩子唱一些儿歌,鼓励小朋友一起玩耍交流。

绕着幼儿园走了3圈,有的孩子开始揉眼睛犯困。董莹莹麻利地给最小的3个小朋友换上尿不湿,拉上窗帘,再给每个孩子盖好被子、拍哄入睡。十多分钟后,老师们蹑手蹑脚走出教室,简简单单吃了顿园餐。

下午2点15分,孩子们陆续起床,开始下午的活动。

到了下午4点放学时间,还有2名孩子报了延时班,托育老师继续照料到下午6点,解决双职工家庭下班“时间差”难题,让他们上班、带娃“两不误”。

除了节假日外,日日如此紧张忙碌的生活,托育老师们早已习以为常。“这是我身为托育工作人员的职责,同时我也是一名妈妈,看着孩子们一点点长大,就很开心。”葛小苗说,在和孩子一起做游戏、读绘本的时候,孩子走过来,用双手抱住老师,什么也不说,一种幸福感油然而生!

再过1个多月,有14名满龄孩子即将离开托育中心,去幼儿园上小班,也有一批婴幼儿入托。从托育中心到幼儿园,新鑫幼教都实现了无缝衔接,解决了周边产业园区职工、社区居民的“带娃难”后顾之忧。

“一小”连着“希望”。近年来,新站高新区通过开设独立公办托育机构、托幼一体化等形式,以点带面增加托育服务和托位的有效供给,完善“园区上班、就近带娃”的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成覆盖全社区的54家托育机构,全区普惠托位达3150个,满足生育家庭的托育“刚需”,让婴幼儿“有处可托”、家长“放心托付”。(张敏 文/图)

特别声明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布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