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网

undefined 广告

中广核云南墨江碧溪235兆瓦光伏电站并网发电

全国商报联合会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中国经济报导:中广核云南墨江碧溪 235 兆瓦光伏电站于 2025 年 5 月 27 日正式并网发电,这是国内单体规模最大的 “茶光互补” 项目。

该项目位于云南省普洱市墨江县,占地面积 5250 亩,通过在茶山上建设光伏电站,实现了土地立体化增值利用,每年可为电网提供清洁电能约 3.76 亿千瓦时,等效减少标煤消耗 11.3 万吨,减排二氧化碳 29 万吨,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显著。

技术创新与农业协同

项目采用 “板上发电、板下种茶” 的创新模式,通过科学设计光伏组串的高度、密度和间距,为茶树创造了适宜的生长环境。

光伏板有效减少了直射光,增加散射光比例,同时降低水分蒸发并提高空气湿度,形成稳定的微气候。

这种环境优化促进了茶树的氮代谢,使茶叶中的茶氨酸含量提升,口感更为鲜爽,品质显著改善。

例如,实验数据显示,光伏板下的茶园在旱季可保持土壤水分,雨季则能避免茶叶过快生长,同时冬季还能起到保温作用,使茶叶生长周期更稳定。

中广核云南墨江碧溪235兆瓦光伏电站并网发电

经济与社会效益

乡村振兴助力:项目通过土地流转每年为村集体增加收入约 257 万元,并为当地村民提供光伏板清洗等劳务岗位,直接带动就业。

此外,中广核搭建的联农助农平台已帮助销售茶叶、紫米等农产品超过 50 万元,拓宽了农民收入渠道。

产业融合示范:未来计划将项目打造成 “光伏发电 + 新能源科普 + 生态增益 + 休闲旅游” 的综合示范基地,进一步挖掘绿色能源与乡村旅游的协同价值。

区域能源升级:作为普洱市能源结构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电站的并网为当地提供了稳定的清洁能源供应,助力云南省 “绿电” 目标的实现。

气候与生态适配

墨江县气象局为项目提供了气候可行性论证报告,确保光伏板布局与当地光照、降水等自然条件相匹配。

项目所在区域海拔 1320-2200 米,气候条件适宜茶树生长,而光伏板的遮光设计恰好契合了茶树喜散射光的特性,实现了 “一地两用” 的生态效益。

这种模式不仅避免了传统光伏项目对土地的占用,还通过农业与能源的互补,减少了水土流失,保护了生物多样性。

行业标杆意义

该项目的成功并网标志着 “茶光互补” 模式在规模化应用上取得突破,为全国范围内农光互补项目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

其核心在于通过技术创新平衡发电效率与农业生产需求,例如采用大间距、高支架和组件单排布置等设计,最大限度减少对茶园生态的扰动。

这种 “绿色 + 民生” 的发展路径,为乡村振兴与 “双碳” 目标的协同推进提供了新范式。

特别声明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布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说说你的看法